|
|
|
1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0.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0.1.2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情/0.1.3 城市与建筑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0.2 研究现状与动态△0.2.1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0.2.2 综合评述 0.3 研究方法与思路△0.3.1 研究的方法与目标/0.3.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概念解析与基本原理 1.1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概念解析△1.1.1 概念界定/1.1.2 相关概念解析 1.2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内涵与特征△1.2.1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内涵/1.2.2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主要特征 1.3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1.3.1 整体关联原理/1.3.2 系统层级原理/1.3.3 自然梯度原理/1.3.4 技术适宜性原理/1.3.5 人类需求适宜性原理
2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思想渊源与历史演进 2.1 农耕时期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城市建设思想△2.1.1 农耕时期城市建设思想产生的背景/2.1.2 农耕时期城市建设思想的发展沿革 2.2 工业化时期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思想△2.2.1 工业化时期城市设计思想产生的背景/2.2.2 工业化时期城市设计思想的发展沿革及主要理论/2.2.3 工业文明的悖论 2.3 后工业化时期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思想△2.3.1 资源——城市发展亟待逾越的“门槛”/ 2.3.2 技术——城市发展的“双刃剑”/2.3.3 环境伦理学——为“可持续发展”而改变的生活模式
3 城市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 3.1 气候的成因、分类与组成要素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3.1.1 全球气候的成因/3.1.2 城市气候的总体特征与类型/3.1.3 气候的组成要素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067 3.2 地形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3.2.1 地形对城市环境的影响/3.2.2 城市选址和建设中的地形应对原则 3.3 开放空间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3.3.1 城市开放空间的环境要素及其作用机理/3.3.2 开放空间对城市环境的影响/3.3.3 开放空间的布局模式/3.3.4 案例研究 3.4 人工要素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3.4.1 建筑物密度对城市环境的影响/3.4.2 街道(建筑群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3.4.3 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3.4.4 其他细节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
4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 4.1 不同层级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1.1 区域—城市级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1.2 片区级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1.3 地段级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1.4 案例研究 4.2 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2.1 湿热地区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2.2 干热地区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2.3 冬冷夏热地区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2.4 寒冷地区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
5 城市设计生态策略运作中的决策管理 5.1 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及其存在问题 5.2 绿色城市设计的决策管理思想 5.3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与模型△5.3.1 评价标准/5.3.2 评价模型 5.4 新技术在城市设计决策管理中的应用△5.4.1 空间信息技术的引入与应用/5.4.2 计算机数字化模拟技术
6 实践与教学 6.1 连云港市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究△6.1.1 连云港市城市总体概况/6.1.2 连云港市区域—城市级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6.1.3 连云港市片区级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 6.2 宜兴城东新区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究△6.2.1 宜兴市城市总体概况/6.2.2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宜兴城东新区环境分析阶段的应用/6.2.3 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在新区城市设计局部地段优化中的应用/6.2.4 城东新区城市设计生态策略 6.3 地段级绿色城市设计教学研究△6.3.1 教学要求/6.3.2 典型教案与教学记录/6.3.3 优秀作业
7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2 相关文摘
总序
近十年来,中国城市设计专业领域空前活跃,除了继续介绍引进国外的城市设计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案例实践成果外,国内学者也在一个远比十年前更加开阔且深入的学术平台上继续探讨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广泛开展了基于中国1990年代末以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而展开的城市设计实践并取得世界瞩目的成果。
首先,在观念上,建筑学科领域的拓展在城市设计层面上得到重要突破和体现。吴良镛先生曾提出“广义建筑学”的学术思想,即“广义建筑学,就其学科内涵来说,是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地景、城市规划学科的精髓合为一体”。事实上,建筑设计,尤其是具有重要公共性意义和大尺度的建筑设计早已离不开城市的背景和前提,可以说中国建筑师设计创作时的城市设计意识在今天已经成为基本共识。如果我们关注一下近年来的一些重大国际建筑设计竞赛活动,不难看出许多建筑师都会自觉地运用城市设计的知识,并将其作为竞赛投标制胜的法宝,相当多的建筑总平面推敲和关系都是在城市总图层次上确定的。实际上,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即使不专门从事城市设计的工作,也应掌握一定的城市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如场地的分析和一般的规划设计;建筑中对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表现;城市空间的理解能力及建筑群体的组合艺术等。
其次,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相关性也得到深入探讨。虽然我国城市都有上级政府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地级市以上城市的总体规划还要建设部和国务院审批颁布,这些规划无疑已经成为政府在制定发展政策、组织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用以指导具体建设的详细规划,也在城市各类用地安排和确定建筑设计要点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对于什么是一个人们在生活活动和感知层面上觉得“好的、协调有序的”的城市空间形态,以及城市品质中包含的“文化理性”,如城市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艺术特色等,还需要城市设计的技术支撑。也就是说,仅仅依靠城市规划并不能给我们的城市直接带来一个高品质和适宜的城市人居环境。正如齐康先生在《城市建筑》一书中论述城市设计时所指出的,“通常的城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对具体实施的设计是不够完整的”。
在实践层面城市设计则出现了主题、内容和成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并呈现出以下研究的类型:
(1)表达对城市未来形态和设计意象的研究。其表现形式一般具有独立的价值取向,有时甚至会表达一种向常规想法和传统挑战的概念性成果。一些前卫和具前瞻眼光的城市和建筑大师提出了不少有创新性和探索价值的城市设计思想,如伯纳德.屈米、彼得.埃森曼、雷姆.库哈斯和荷兰的MVRDV 建筑师事务所等。此类成果表达内容多为一些独特的语言文本表达加上空间形态结构,以及其相互关系的图解乃至建筑形态的实体。其中有些已经达到实施的程度,如丹尼尔.李布斯金获胜的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地区后“9.11”重建案等。当然也有一些只是城市设计的假想,如新近有人提出水上城市(Floating City or Aquatic City)、高空城市(Sky City)、城上城和城下城(Over City/Under City)、步行城市(Carfree City)等。
(2)表达城市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未来建设计划中独立的城市设计问题考虑的需求。如总体城市设计以及配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城市设计专项研究。城市设计程序性成果越来越向城市规划法定的成果靠近,成为规划的一个分支,并与社会和市场的实际运作需求相呼应。
(3)针对具体城市建设和开发的、以项目为取向的城市设计目前最多。这些实施性的项目在涉及较大规模和空间范围时,还常常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这些与数字化相关的新技术应用,大大拓展了经典的城市设计方法范围和技术内涵,同时也使城市设计编制和组织过程产生重大改变,设计成果也因此焕然一新。通过1990年代以来一段时间的城市设计热,我们的城市建设领导决策层逐渐认识到,城市设计在人居环境建设、彰显城市建设业绩、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更使世界瞩目;同时,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活动出现了国际参与的背景。
在引介进入中国的国外城市设计研究成果中,除了以往的西特(C. Sitte)、吉伯德(F. Giberd) 、雅各布斯(J. Jacobs)、舒尔茨(N. Schulz)、培根(E. Bacon)、林奇(K. Lynch) 、巴奈特(J. Barnett)、雪瓦尼(H. Shirvani) 等的城市设计论著外,又将柯林.罗和弗瑞德.科特(Rowe & Kotter)的《拼贴城市》、马修.卡莫纳(Matthew Carmona )等编著的《城市设计的维度:公共场所——城市空间》、贝纳沃罗(L. Benevolo )的《世界城市史》等论著翻译引入国内。
国内学者也在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出版相关论著,如邹德慈的《城市设计概论:理念.思考.方法.实践》(2003年)、王建国的《城市设计》(第二版,2004年)、扈万泰的《城市设计运行机制》(2002年)、洪亮平的《城市设计历程》(2002年)、庄宇的《城市设计的运作》(2004年)、刘宛的《城市设计实践论》(2006年)、段汉明的《城市设计概论》(2006年)、高源的《美国现代城市设计运作研究》(2006年)等。这些论著以及我国近年来许多实践都显著拓展了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尤其是基于特定中国国情的技术方法和实践探新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城市设计学术领域的内容。
然而,城市设计是一门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的学科。20世纪物质文明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但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建设却仍然毁誉参半。虽然城市设计及相关领域学者已经提出的理论学说极大丰富了人们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认识,但在具有全球普遍性的经济至上、人文失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我们的城市健康发展和环境品质提高仍然面临极大的挑战,城市设计学科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拓展的新领域,需要不断探索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正因如此,我们想借近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城市设计学科研究持续关注的发展势头,组织编辑了这套丛书。
我们设想这套丛书应具有这样的特点:
第一,丛书突出强调内容的新颖性和探索性,鼓励作者就城市设计学术领域提出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不拘一格,独辟蹊径,哪怕不够成熟甚至有些偏激。
第二,丛书的内容遴选和价值体系具有开放性。也即,我们并没有想通过这套丛书构建一个什么体系或者形成一个具有主导价值观的城市设计流派,而是提倡百家齐放,只要论之有理、自成一说就可以。
第三,对丛书作者没有特定的资历、年龄和学术背景的要求,只以论著内容的学术水准、科学价值和写作水平为准。
这套丛书的出版,首先要感谢东南大学出版社徐步政副编审。实际上,最初的编书构思是由他提出的。徐副编审去年和我商议此事时,我觉得该设想和我想为繁荣壮大中国城市设计研究的想法很合拍,于是欣然接受了邀请并同意组织实施这项计划。 这套丛书将要在一段时间内陆续出版,恳切欢迎各位读者在初次了解和阅读该丛书时就及时给我们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这样就可以在丛书的后续编辑组织时加以吸收和注意。
王建国 2008年9月18日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