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前言 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文化思潮。然而,“寻根”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文学与文化主题,而是20世纪全球共同的文化现象、文学主题。本书首先着眼全球,探源全球“寻根文学”产生的背景,即全球“寻根文学”的滥觞,并通过对全球“寻根文学”发展概况与核心价值的梳理,分析出中国“寻根文学”与他国“寻根文学”的关系。其次,本书回归本土,既回顾了中国“寻根文学”产生的国内背景,又从多个角度探究中国“寻根文学”的主题。本书分为五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从全球视野中追索全球“寻根文学”之滥觞。首先,本书从文化寻根角度追溯了全球“寻根文学”的发生背景,整个20世纪,“寻根”是全球共同的话语,它发端于西方文化寻根热潮,具体包括原始主义、东方主义、黑色风暴、凯尔特文化复兴等几个思想维度,体现了西方世界对现代性的反思,很快这股思潮席卷全球,各地先后产生了本土的“寻根”行动,以“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在各国纷纷出现。继而纵览20世纪全球“寻根文学”的发展概况,着重梳理欧美、亚、非、拉各国的“寻根文学”。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20世纪全球“寻根文学”的多维价值:其文化价值为反思西方现代文明;其政治价值为铸就民族独立发展之路;其文化人类学价值为促进种族、民族平等与自由;其文学价值为开拓了文学的题材、主题以及艺术表现空间。 第二章论述中国“寻根文学”发生的本土现场,及其与全球“寻根文学”的关系。中国“寻根文学”的诞生就其国内背景而言,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热”的产物,同时也是在全球化/现代化语境下中国知识分子对民族-国家的想象性建构;从创作手法来说,它又深受拉美等作家的影响,是本土文化与外来艺术的“混血儿”;在创作主体方面,“知青”的独特经历与视角为“寻根文学”的出现提供了主体条件。中国“寻根文学”与全球“寻根文学”在创作背景与写作视域、文本内涵方面存在诸多相同之处,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经历不同,其“寻根”自然也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首先表现为文化被“拔根”的原因不同,他国主要源于外来殖民侵略,而中国源于历次思想运动的自我否定。其次,表现为“寻根”的角度不同,他国寻根更多倾向于种族血脉,而中国寻根主要倾向于民族传统文化。 第三到第五章将分别从个体生命、民族文化、中国现实三个层面追问中国“寻根文学”的多重主题。第三章“寻根文学”对生命存在之“根”的追索,将“根”追溯到了生命的起源与生存的底线,从而从人道主义视角肯定了人的价值。首先,探寻人类存在的生命起源,从人类学视角捕捉“寻根文学”中的生殖崇拜主题,包括对人类原始生殖能力的崇拜;现实社会“力比多”的百态呈现;“死亡-再生”原型背后的生殖崇拜。其次,从物质层面探寻生命存在的底线——对粮食的渴求,从而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生命的存在除了基本的物质保障,还需要活下去的动力,即一种念想,因此第三节寻觅人类存在的精神支柱,将从念想支撑的沉重生命,以及活在精神世界里的孤独一代两个层面论述精神对人的意义,从而肯定人的社会属性。 第四章“寻根文学”对中华文化之“根”的叩问,关涉民族国民性、传统主流文化、各种类型的亚文化。“寻根文学”对民族国民性的追问不但包括了国民劣根性的剖析,如愚昧、冷漠、自欺欺人等,更包括了对民族优秀品质的重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寻根文学”对主流文化的辩证思考主要包括“寻根文学”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褒扬与反思,表现其中的民族自省精神。在文化方面,“寻根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反思主流文化,而向边缘、向原始文化问礼,因此,第三节重点论述“寻根文学”对亚文化的推崇,并以地域文化为落脚点,展示不同形态的亚文化,包括楚湘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秦晋文化、关东文化等。 第五章“寻根文学”对中国问题之“根”的追问,论述了中国20世纪的核心问题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突,而古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举步维艰的。首先,乡土中国的本体之中存在很多困境,传统农业文明落后的生产力与对血缘的重视导致乡土中国封闭而又贫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政策失误导致了严重的“三农”问题,加剧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矛盾。其次,在现代化进程中,乡土中国又充满了现代性焦虑,主要表现为现代性对乡土中国原始生产力的冲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对人性的异化,以此反思现代文明。面对现代性的汹涌来袭,乡土新生力量表达了对现代文明的热情拥抱,而传统保守势力则对现代性进行了彻底的拒绝,无论拒绝还是接纳,现代性在中国的蔓延依然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唯有发挥传统与现代两种文明的各自优势,实现新旧对话,才能促使转型期的中国更为平稳地向现代化迈进,这正是“寻根文学”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思索。 本书的创新之处和特色,首先表现为拓宽了传统“寻根文学”的研究视野,不但分析了“寻根文学”产生的本土历史文化背景,而且将研究视角扩大至全球,剖析了全球“文化寻根”思潮对中国“寻根文学”的影响。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是少见的。其次,本书通过全面梳理全球他国“寻根文学”发展概况,分析全球“寻根文学”的多元价值,以此对比分析中国“寻根文学”与全球“寻根文学”的异同关系,以突出中国“寻根文学”的民族特征。而以往的研究多是集中在对中国“寻根文学”的孤立阐释上。第三,本书实现了对中国“寻根文学”多元内涵的挖掘,拓宽了以往研究的单一视角。不但探讨了“寻根文学”的文化主题,而且研究了其生命主题与现实主题。第四,除了研究视域的拓展,本书无论对“寻根”作家、“寻根”文本还是“寻根”内涵等都采用发展的眼光,秉持着辩证的态度,摒弃了一元论的价值观。 2.序 2016年岁末,远在非洲任教的我的学生李珂玮发来邮件,说她的专著《从全球到本土:对“寻根文学”之“根”的追索》即将公开出版,希望我能为之作序,这是她对我的尊重和信任,我作为她的老师,为之欣喜,也责无旁贷,于是欣然接受。 这部专著是珂玮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订、完善而成。当我坐在电脑前,重温她的论文,开始敲字写“序”之时,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屈指算来,我与珂玮的师生之谊,已逾10年。2006年,她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并选择我做她的导师。从此,她开始了做学问之旅,开启了学术研究之路。看到她求知的热情,看到她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感到了作为导师的责任。转眼三年过去了,她以优异的成绩如期毕业。她的硕士学位论文在选题上、在论证上、在对作品的真切感受上都是令人称道的,给答辩委员会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毕业之后,她在高校做过辅导员,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不久,她找我表达了想攻读博士学位的意愿。我当时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偏见,认为作为一个女性,有了一份自己喜欢的不错的工作,然后就是安排好家事,相夫教子,做一个贤妻良母,至于事业追求则是第二位的。所以,对她的考博热情并没有肯定和鼓励,而是泼了冷水,并说了读博士如何辛苦、如何煎熬之类的话。但她却没有丝毫的动摇,依然表现出坚定和执着。我只好把话题拉回来,说考博士就是考专业功底,靠临时突击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必须从长计议,长期积累,认真读书,认真作读书笔记,积累文献资料和学术思想。她对我说的话似乎有些理解。一年后,她拿来在俄罗斯教书之余所积累的厚厚一摞读书笔记和文献资料,令我惊奇,她的确下了苦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她一举成功,考取了博士研究生。这既证明了她的功夫,也证明了她的专业实力。就这样,紧张而繁重的博士生的研究性学习生活开始了,这对于每一个博士生来说,都不是轻松的。不仅要听课、完成学分,而且要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3篇学术论文。更艰难的是博士学位论文的完成,从选题到开题,从论文外审到论文答辩,可谓过五关斩六将。记得中科院院士范良藻曾经在文章中说过,中国的大学要想成为世界一流,看什么?从学生方面说,他认为,本科生是否达标,看是否会自主学习;硕士生是否达标,看是否会作基础研究;博士生是否达标,看是否会自我选题。对此观点,我是高度认同的。因此,在指导博士生时,完全让他们自我选题、自主选题,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眼光、自我创新的能力。但这对于博士生来说是一大难关。 就在珂玮博士生的生活开始不久、尚未确定毕业论文选题时,两个鲜活的小生命在她体内悄悄地孕育着,她要做母亲了,而且是双胞胎。听到这一消息,作为导师,我是既高兴,又担心。担心的是她还能否如期完成学业,按时毕业。当两个小生命提前降临到人世以后,将给她带来怎样的欢乐和劳累,她又将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和付出,可想而知。正如珂玮在本书的后记中所言:“产后100天,我清醒地意识到我除了是一位新妈妈,同时还是一位博士生,博士论文写作仍然是我的核心任务。于是在哺育孩子之时,我面前铺陈的是文本与研究资料。从此以后,夜深人静,两个孩子酣然入睡,属于我的自由时间才刚刚开始,这种节奏的生活与学习持续了三年。我的论文从框架构建到内容写作,再到几轮增删、几番修改,都是在无数个午夜完成的。”为此她也消瘦了很多很多。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一个双胞胎母亲如此顽强地写作论文?是梦想,是心灵的强大、精神的强大。她在和我交流时,说自己家里的桌子上、床上、地板上到处都是研究文献和资料,我说这才是论文写作的常态,表明你已经钻研进去了,入境了,并无意中说“每天坚持写作一千字,雷打不动。”没想到,她把这话牢牢地记在心里,并尽力完成或超额完成。 就这样,四年之后的2015年,珂玮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不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3篇论文,而且毕业论文也胜利地通过了外审,并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我着实感到惊奇,她可以按期毕业了,根本不用延期。在答辩会上,我向各位专家简要介绍了珂玮这四年如何以惊人的毅力和耐力,出色地完成了这次“长跑”,专家无不为之感动,并生敬意之情。 珂玮的博士学位论文,从选题开始,就选择了艰难,可以说,啃的是一块硬骨头。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文化思潮,是一个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课题。然而,梳理以往的研究成果,我们就会发现,多是在“寻根文学”内打转转,学术视野不够开阔,创新性的学术发现也就有限。珂玮正是有感于此,于是,跳出“寻根文学”来看“寻根文学”,跳出中国来观照“寻根文学”。于是,她发现,“寻根文学”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文学与文化现象,而是20世纪全球共同的文化现象和文学主题。这种着眼于全球,探寻全球“寻根文学”产生的背景,即全球“寻根文学”的滥觞,并通过对全球“寻根”文学发展概况与核心价值的梳理,分析出中国“寻根文学”与他国“寻根”文学的关系。这就拓宽了以往“寻根文学”的研究视野,丰富了“寻根文学”研究的内涵。这正是本书鲜明的创新之处和学术价值所在。书中纵览了20世纪全球“寻根”文学的发展概况,梳理了欧美、亚、非、拉各国“寻根”文学的基本状貌,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20世纪全球“寻根文学”的多维价值,并与此对比,分析中国“寻根文学”与全球“寻根文学”的异同关系,以突出中国“寻根文学”的民族特征。作者学术视野的宽广,占有资料的丰富,若不下苦功是难以做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她选择了艰难,啃下了一块硬骨头。 不仅如此,本书还分别从个体生命、民族文化、中国现实三个层面探寻中国“寻根文学”的多重主题,分别完成了对生命存在之“根”的追索;对中华文化之“根”的叩问;对中国问题之“根”的追问,实现了对中国“寻根文学”多角度、多层次内涵的挖掘,深化了对中国“寻根文学”的整体认识。 书中还论及了中国20世纪的核心问题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突,而唯有发挥传统与现代两种文明的各自优势,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才能促使转型期的中国更为稳健地向现代化迈进,这正是“寻根文学”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思索。这又使本研究成果有利于提升国人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从而更好地承传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作者无论对“寻根”作家、“寻根”作品,还是中外“寻根”现象、“寻根”思潮等都采用发展的眼光,秉持着辩证的态度,摒弃了一元论的价值观。可以看出,本书除了具有学术意义外,还具有文化意义、人类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部书是珂玮的第一部专著,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光辉的起点,它凝结着珂玮四年的努力、拼搏、付出和艰辛,是她汗水、熬夜、思索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她长期孕育,一朝分娩的宁馨儿。所以,它是有生命力的,也是有灵性的。作为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的成长、进步和结出的硕果,是比什么都令人高兴和欣慰的事。借此机会,我也衷心地祝愿珂玮以此书的出版作为自己奋然前行的动力,不断攀登新的学术高峰,不断结出新的学术硕果。事实上,她已经这样做了。近两年,不断传来她的好消息:已获批了四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她都是主持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会写出新的、更有力度的学术著作来,我相信她的实力。 王卫平 2017年元月2日于大连 3.目录 引言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关于“寻根文学”的研究综述3 三、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16 四、 本书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18 第一章寻觅全球“寻根文学”之滥觞20 一、 全球“寻根文学”的缘起20 二、 20世纪全球“寻根文学”的发展概况及文化指向34 三、 全球“寻根文学”的多维价值53 第二章中国“寻根文学”的发生及其与全球“寻根文学”的关系68 一、 重返中国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的本土现场68 二、 中国“寻根文学”与全球“寻根文学”的关系90 第三章“寻根文学”对生命存在之“根”的追索115 一、 探寻人类生命的起源116 二、 探问人类生存的物质之根133 三、 寻觅人类存在的精神支柱146 第四章“寻根文学”对中华文化之“根”的叩问162 一、 对中华民族国民性的追问162 二、 对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辩证思考179 三、 对中华民族亚文化的崇尚197 第五章“寻根文学”对中国问题之“根”的追问227 一、 乡土中国的本体困境227 二、 乡土中国的现代性焦虑242 三、 “寻根文学”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思索262 结语284 参考文献295 后记310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