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总序 东南大学法学院承三江、中央之学脉,恢复法科教育已逾廿载。本年,正值复建学院十岁,气象初成。立院之本,在育人诲诲,不厌其倦;求道之志,在为学旦旦,不厌其精。院龄尚短,但朝气蓬勃;资历虽浅,贵求是创新。 办学之路艰,偏隅之处更甚。幸东南法学学人多年来孜孜以求,不懈励进,东南大学法学院已发展为法学学术研究重镇。学院立基宪法与行政法、刑事法学等传统法学学科领域上深厚理论、实践优势,笃志交叉学科办学、科研之积淀,于工程法、交通法以及医事法等特色领域辟径拓新,为我国法科教育和法学研究事业贡献良多。大学之所谓,实汇大师矣。学院一贯注重优秀学人的吸纳培养,以“双江双杰”为代表的高端人才优势尤为突出。多人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教育厅“青蓝人才工程”、东南大学“校优青计划”等。有名士,更聚英才。东南大学法学院教学科研队伍的年轻化、国际化建设成效显著,先后引进多位专业领域内知名学者,同时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知名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中青年教师已逐渐成为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人才梯队的层次构筑更加合理化,这为学术人才长期储备、学术研究可持续奠定了坚实基础。 秉人才适其才、尽其用的科研组织管理理念,响应国家关于推动高校智库建设的指导方针,东南大学法学院致力于科研活动的平台化建设。在传统法学学科教研室组织构架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交叉学科研究的优良传统,不囿传统学科分野,聚焦问题,有的放矢。先后创建“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法治发展评估研究中心”等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化学术研究平台。通过各个学术研究平台,更加科学高效地整合配置院内科研力量,引导多元化的科研团队建设,初步形成各学科教研室与各专门研究平台的多维度、立体化管理,实现科研人才在既有传统学科类别的基本框架下,充分挖掘个人研究的兴趣专长,在更加多样的科研团队间相互自由流动,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学院内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各个研究者开拓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思路,实现学术研究资源、信息的共享,不同观点、思想的碰撞,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便利,营造出法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良性竞争的学术环境。 立足自身法学学术研究的深厚基础,以交叉学科、特色领域研究为着眼点,法学院一直致力于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广邀海内外博学有志之士,共议善治良法之题。先后举办“海峡两岸工程法治”“城市停车治理论坛”“法治发展量化评估研讨会”“刑事法治指数的指标构建与修订研讨会”“员额制与司法改革实证研讨会”“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法律机制研究”等一系列法学学术或实践议题研讨活动,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打造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获得积极的社会反响和良好的学术声誉。 当然,孤芳自赏必固步自封。兴办论坛研讨,绝非单纯搭台唱戏。热闹止于一时,深思方存长久。东南大学法学院希冀借此文存,将共同参与学术探究诸君的所思所言,付梓文牍。一来,为不吝赐言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记录下观点交锋、思想碰撞之盛况,力图重现那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二来,记录亦为传播。结集成书,将精彩涂墨于文卷,便于重复研读,反复思虑,为没能即时参与的研究者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为今后更加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为进一步开展交流讨论提供论题论理的文献基础。最后,也是满足东南大学法学院的一点小小私心,记录下学院学术研究走过的道路,厘清本院法学学术上论理学养发展变迁的脉络。不为流芳,但求自我审视,自我检讨,自我激励。 一言可蔽之: 治学明德,止于至善。 是为序。 东南大学法学院2016年5月 2.序 每个人可以一辈子不走进法庭对簿公堂,却有可能多次与医院医护人员发生关联,生病治疗、出生、死亡都发生在医院,不断上涨的医药费触动人们的神经,医疗纠纷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由来已久。这不仅是因为我国分级诊疗制度未能有效推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更是因为医患信任缺失、普遍存在的防御性医疗消极地影响医疗生态的健康发展。为此,2014年5月25日东南大学法学院与东南司法鉴定所联合举办“海峡两岸医事法学研讨会暨转型时期医事法理论与实务专题国际研讨会”,分为医患权利保护与纠纷法律解决机制研究、医疗损害民事责任问题研究、医疗行为刑事责任问题研究、医疗鉴定法律问题研究四个专题,收到投稿论文31篇。2016年4月23日东南大学法学院、医事法学研究中心举办“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法律机制研讨会”,围绕2015年10月30日国务院发布、国家卫计委起草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送审稿)》进行研究,分为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法律机制的现状、创新与存在问题、医疗纠纷民事处理理论与实践问题、医疗纠纷刑事处理理论与实践问题专题,收到投稿论文35篇。
参会代表有来自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的知名医事法学专家学者,有来自域内的法学专家教授、法官、律师、警官以及卫计委多年从事医疗卫生法律研究与管理的学者型官员,很多参会代表都是具有医学与法学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研讨会上代表们进行医事法学理论的深入论证,为医疗法律制度完善建言献策。 我们分类整理研讨会论文,选取其中的33篇编辑为《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一书,涉及内容广泛。关于医事法基本理论议题,研究从解剖诊疗行为的基本概念到探讨互联网环境下诊疗行为的规制立法;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法律原因与社会原因,研究医疗改革背景下解决医疗纠纷的对策和趋势;从探讨患者权利保护延展到论证政府在防治医疗纠纷中的责任。关于医疗纠纷民事处理理论与实践议题,研究从循证医学证据作为判断医疗过错标准的适用、病历真实性的司法认定、举证责任分配的公平性重构、医疗过失认定中法官自由心证等多角度深入论证医疗纠纷处理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大量医疗纠纷判决书的实证研究数据表明,法官审理案件时,对医学专业鉴定意见的高度依赖是不争的现实,多篇论文对医疗损害纠纷案件中的鉴定体制、鉴定制度的司法完善提出建议,对诉讼外医患纠纷解决机制中鉴定的必要性予以论证。有关诉讼外解决医疗纠纷机制议题,多篇论文从调解中的心理学策略与技巧运用、法官中立地位在医疗纠纷调解中的合力、博弈与愈疗中的作用、医疗纠纷中的道歉与关怀小组作用等视角深入研究诉讼外医疗纠纷调解机制的实现路径。关于医疗损害社会化分担机制议题,多篇论文研究强制医疗责任保险的理论基础、公益信托制度引入医疗损害社会化分担机制的初步建构制度,以及处理医疗社会保险与其他分担医疗损害的平行来源关系的原则和方法等。医疗纠纷的解决不仅需要侵权法的介入,还需要行业规制和伦理准则加以调整,有论文提出新西兰健康及残障事务专员法律制度可作为解决医患纠纷之借鉴,更有论文阐述日本医事法学的最新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时维仲夏,江雨霏霏之时,六朝松旁榴园内言辞飞扬,九龙湖畔思想火花碰撞,记录与会专家学者代表的思想与观点,付诸出版,意在与读者分享会议成果,供高等院校、医疗机构、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卫生行政主管机关的医事法学研究和实践者共商,助推医事法学发展和医疗法律制度完善。 成功举办两次会议离不开法学院领导的支持、医事法学研究中心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以及法学院孟红书记、张宁办公室主任、其他老师和同学的鼎力帮助,于此致谢。 陈玉玲2016年5月29日 3.目录 医事法学基础理论 1. 医疗行为之特性林聿腾郑逸哲/003 2. 正解医患关系之随笔王岳/010 3. 医疗纠纷 ——趋势、起因与对策刘长秋/015 4. 对辅助生殖医疗的医事法式接近岩志和一郎张忆红[译]/024 5. 医疗事故与损害救济石川宽俊高翔[译]/034 6. 医患纠纷解决之道 ——新西兰的健康及残障事务专员法律制度赵西巨/041 7. 关于国务院法制办《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送审稿)征求意见的几点建议 胡晓翔/064 8. 法律视角下医疗纠纷的成因与对策刘长秋刘锋/068 9. 互联网医疗与我国医事立法的断裂与弥合刘炫麟/075 10. 医疗行业适用竞争法规范之探讨颜廷栋/084 11. 论我国医疗纠纷防治中的政府责任王海容程文玉/095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 12.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审理要素李子木/103 13. 医疗纠纷中病历真实性司法认定问题探析张广/112 14. 循证医学证据在处理诊疗过失案件中的适用陈玉玲/122 15. 再访我国《侵权责任法》第59条: 情景化、类型化与限缩性适用赵西巨/134 16. 医疗损害纠纷中医疗过失认定问题研究 ——以我国医疗水准论的完善为视角张志历陈远景/164 17. 医疗损害后果发生途径与医疗过错之考量邱云亮/175 18. 试论药害中产品责任与侵权责任的连接与竞合 ——以日本易瑞沙药害案为视角刘明全/183 医疗诉讼法与专业鉴定 19. 鉴定于诉讼外医患纠纷解决机制之必要性探讨杨哲铭/197 20. 《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医疗损害鉴定乱象及制度设计研究王金宝/208 21. 论医疗鉴定制度的司法完善赵波郑雪倩刘剑平/221 22. 医疗损害鉴定制度重构的若干问题顾加栋姜柏生/225 23. 医疗纠纷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公平性重构 ——兼谈法官自由心证在证明标准中适用的限度张天明/230 24. 试论医疗损害责任认定中的心证贡永红安媛媛洪霞/238 25. 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王松/242 医疗纠纷预防处理机制与医疗损害风险分担 26. 台湾医疗纠纷之医事审议制度与改革建议葛谨/255 27. 医患纠纷的裁决 ——专业化合议庭的构建李菊萍吴续辉/266 28. 医疗纠纷处理之法制与实务 ——台中经验林义龙/276 29. 医疗纠纷预防与解决的日本法经验高翔/286 30. 我国医疗责任保险模式论陈玉玲/297 31. 医疗责任公益信托制度构建 ——兼论《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创新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杜珍媛/317 32. 合力、博弈与愈疗: 医患纠纷的非讼解决 ——以厦门医调委人民监督员身份所进行的中立观察黄鸣鹤/323 33. 域外道歉制度对我国医疗纠纷解决的启示及立法构建晏英/331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