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言 这是一本历时八年才艰难完成的书稿。 八年前,只是几本考察见闻和课堂实录,普普通通的本子,凌乱匆忙的笔迹,土洋混杂的文字,记录着初次体验美国课堂教育之旅的新奇、喜悦和激动,还有一些来不及整理、思考和提炼的朴素而稚拙的想法。八年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稿融入了笔者多年的酝酿和思考,包含着对美国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最新课堂教育教学资料广泛涉猎后的理解与领悟,以及美国课堂教育模式方法背后的强大的理论支撑。《美国课堂教育》便是奠定在美国这样一个具有雄厚实力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科研基石之上的理论与实践共存的结合体。 初涉美国课堂,仅仅凭着双眼双耳,看看听听,仅仅实录见闻,是无法真正读懂美国课堂教育背后的“真经”的。现在,这本书稿如果能够表达对美国课堂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较为客观的理解,对美国教师课堂教学的一招一式能够看出点名堂的话,或许正缘于笔者八年以来的苦苦探寻,在境外母语教育领域走了一段不长不短的路程。首先,撰写并出版了35万字的《美国语文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对“走上关注结果的改革之路”、“建立在雄厚科研实力基础上”的美国母语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与客观翔实的阐述。其次,对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母语教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与探讨。2011年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为配合教材编写投标给教育部提交的中外教材调查报告项目,承担英美母语教材部分的研究任务;2013年参加广东省教育厅为了建设广东特色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而下达的前期研究项目、冯善亮老师主持的《广东特色初中语文课程教材体系建设项目研究》课题研究,承担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初中母语教育研究任务。通过对英、美、澳、加等国母语教育的研究发现,美国的教育理论与课堂实践不仅仅属于美国,也属于欧洲的英国、北美的加拿大、澳洲澳大利亚,这些不同的国家在母语教育理念、课程定位及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许多共同之处。由此可以初步断言,从教育理论上说,美国不只是美洲的美国,也是西方的美国,美国课堂教育在传承西方教育理论的同时,也为英语国家的教育理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再次,由于地缘优势,近年来,笔者还对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汉语母语教育进行过较为系统的考察与研究,参与迄今为止全部六届的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中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多次赴香港、澳门,也曾去台湾,听课考察,与三地的语文教育专家和教师切磋交流。通过对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语文教育的研究发现,境外三地在保留中华民族语文教育传统理念和传统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大量引进了美国乃至西方教育理念,如课程大纲的制定、教科书的编写、教学方法的使用等,在很多方面都吸纳了西方教育理论的合理因素,经过岁月的淘洗、筛选、积淀,这些因素已经成为当地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方面的研究论文累计达50篇,先后发表于各级各类中文期刊。这期间,笔者为深圳市中小学教师开设继续教育课程《境外母语教育研究专题》,每个学季为期三天,系统地介绍境外母语教育的课程理念、读写重点,以及操作方法等具体内容,与中小学教师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老师们每一次的掌声、每一回畅谈听课的收获中,常常能够真切感受到一种怀抱责任而为之的成就感,同时也深切意识到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走过这段境外母语教育研究的心路历程,回过头来,再读美国课堂教育笔记,查阅相关教育资料,同时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美国课堂教育轻松愉快,不断给人新的体验。埃德姆(Adam)老师为了演示怎样组织一堂好课,他精心设计了富有诗情画意的课堂导入:课前在每个小组的课桌上摆放一只透明的玻璃杯,里面点着蜡烛,每只杯子里的蜡烛颜色都不相同,走进教室的刹那间,这摇曳的烛光顿添喜感。再看看电脑屏幕,上面写着“欢迎走进埃德姆(Adam)艺术馆”,一句无声的话语,即刻把学生愉快地引进他的教室。为了讲述共同研讨法教学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老师带来几罐“品客”。大家吃着薯片,想象着马铃薯与薯片之间的联系。有时候,老师还会像个哲学家,静静地叙述:“教师担忧学生明天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我们常常忘了他今天是什么人”,然后开始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模式的课堂教学。像这样激情与智慧的导入,散见于本书中埃德姆老师为我们讲授的每一堂课里。美国老师课堂教学的组织富有智慧,颇具匠心,注意细节,一石多鸟,值得品味。为此,他的每一堂课都令人期待,沉浸其中,其乐无穷,受益亦无穷。 美国课堂教育富有创造性,教你怎样打开思维的闸门。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把看似毫不相干的物品放在一起,去联想,去想象,张开思想的翅膀,竟然可以自由地创造出神奇。例如,你能把“考试”和“机器/计算机”、“植物/花儿”、“食物/品客”、“交通工具/汽车/自行车”这些东西联系在一起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感到为难,那么,埃德姆用教学实践证明:美国老师能够做得到!课堂上,他可以挑选出任何一件物品,教学生怎样把它与“考试”联系起来,并且创造性地给“考试”下定义。美国课堂教育不仅注重教给学生学科基础知识,更在于训练学生解决难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美国课堂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且有规律可循。西方课堂教学模式中,每一种模式方法都有章法可循,都有理论根基,都是历经多年研究并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做法,而且在实践之后不断修正,不断完善与提高。这些课堂教育模式理论,不在象牙塔,被理论家束之高阁,而在田野,在课堂,具有落地性。理论接地气,有利于指导课堂实践,这体现了美国教育的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精神。这些课堂教育理论与操作方法具体明确,教学水平中等者都可以直接学习使用,这样正好适应了美国“教师的水平普遍不高”的状况,使得联邦制度下的全国教育水平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 美国教学资源丰富,处处是课堂。社会就是大课堂,各种社会资源皆可纳入到教育中来,博物馆艺术馆是课堂,校园商场是课堂,民俗村也是课堂。在这个社会大课堂里,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回顾美国课堂学习这段经历,内心充满喜悦。回忆固然美好,然而,果真要把当初的课堂实录变成书稿,又谈何容易!心中不禁疑虑重重,困难多多。 疑虑之一,美国教育发生了许多变化:课程标准变了,评价方式变了,课堂教育理念是否也在改变?1996年美国国家英语课程标准颁布之后,于2000年前后,美国各州相继制定并实施课程标准,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州标准评价报告制度。十余年间,美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息,他们一直朝着自己想要的目标前进。2010年美国《共同核心州立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CCSS)的颁布,打破了以往各州持有标准,实行独立评价的各自为政的分散格局,逐渐走向统一。今天的联邦政府教育部对各州教育局依然没有行政约束力,各州是否采用新的课程标准,完全由各州自行决定。《共同核心州立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奥巴马政府通过“竞争登顶计划(Race to the Top)”,利用资金援助这个经济杠杆的作用,激励并促进各州采纳新的课程标准,同时,由智慧均衡评估联盟(The Smarter Balanced Assessment Consortium )组织并实施新标准的评价计划。截至2013年5月,美国已有48个州、哥伦比亚特区、美属萨摩亚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及关岛等地自愿采用《共同核心州立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彻底更换了,评价机构统一了,可是,美国课堂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却一直没改变。 疑虑之二,教学资料在不断更新:教科书变了,课堂教育理念是否在改变?美国虽然没有审定教科书的国家机构,但是,教科书的使用却严格遵守每6年为一个周期的更新原则。教科书的更新,出版社不是对现有教科书的修修补补,或者增删更换个别篇目,而是全套教材不再出版使用,以全新的教科书取而代之(当然,学校或老师若是自愿继续使用旧版教材,则另当别论)。教科书虽然变了,但是,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没有变,科学的认知规律没有变,教学理论也没有变,因而,课堂教育理论的本质依旧不改变。 疑虑之三,时隔数载,美国老师当初讲授的课堂教育理论是否已经过时?如果这些课堂教育理论已经过时,那么,这本书稿的价值也就值得怀疑。随着查阅资料的深入,笔者欣喜地发现,当初在美国学习时所使用的课堂教育理论课本《教学指导:模式及方法》(第4版)(Instruction: A Models Approach,2003),1990年由培生教育出版公司初版以来,2007年第5版、2011年第6版已经相继问世,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当当网上书店的价格已经标注到1441元。这个发现令人喜出望外,说明本书阐述的课堂教育理论并未过时,它仍然具有时效性,对课堂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在美国,很多类似的经典书籍都会不断再版,拥有长久生命力。正如大家熟知的被誉为英文写作“圣经”的《风格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Style,Strunk & White),横跨世纪,经久不衰:1919年小威廉·斯特伦克(William Strunk)在康奈尔大学用它讲授“第八级英语”课程,1935年初次出版,1957年小威廉·斯特伦克的学生、美国散文家怀特先生(E. B. White)受麦克米伦公司委托对其修订并出版以来,一直被列为美国大、中学生的教科书,也是美国教师常备的教学手册,连年再版,影响极大。可见,真正的好书,科学的理论,具有永久生命力,建立在科研基础上的美国课堂教育理论也是如此。 疑虑已被打消,于是继续搜集资料、查阅印证,克服重重困难,完成整理与撰写任务。几年来,所阅英文原版资料已不计其数,凡是能够找到的、与主题有关的最新课程文件与教学资料,一概贪婪地占有,广泛涉猎,凡是能够想到的做到的都倾力而为。时间与精力实在有限,有时难免会有“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感慨。 因为美国课堂教育的巨大魅力,完成书稿几乎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使命和需要。今年七月,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为硕士研究生举办《美国语文教育的启示》专题讲座时,互动环节中,在座同学非常关注“美国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创造性”的问题,想到这是本书第三、四、五章的价值所在,于是倍感欣慰。两个月后,笔者赴河南濮阳为骨干教师举办《美国中小学作文教学》专题讲座,在返深航班上遇到一位同行,她谈到自己班里几个残障孩子的状况,令人心酸。那几位学习残障的孩子,老师在前面讲课,孩子就傻傻地坐着,什么也听不懂,口里流着哈喇子,课余时间还会成为同学嬉笑捉弄的对象。而另一位虽然学习残障但对音乐却很有天赋的孩子情况就大不相同,孩子的妈妈发现了他的天赋,就亲自带他去学音乐,这给了孩子莫大的自信。普通学校没有特殊教育的班级或机构,这些需要特殊对待的孩子,像正常孩子一样被教育,即使有特殊天分,也被扼杀于芸芸众生的课堂里。不禁让人追问:美国教育怎样对待特殊需要的孩子?这些特殊需要的孩子,不仅包括智力残障儿童,而且包括有天赋的天才儿童。于是,笔者当即决定利用原有素材补写美国学校如何对待特殊孩子的教育问题。在美国,对残障孩子的特殊教育是政府的事情。美国联邦政府早已建立一套对待特殊儿童的教育制度,在国家天才儿童协会引领下,每个州都建立了天才儿童协会,每个学校几乎都有特殊教育的班级,专门对那些残障儿童或有天赋儿童进行个别化的特殊教育。虽然这未必能够说明美国基础教育有多么先进,但至少可以表明美国教育做到了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不只是一句口号。 全部内容汇集起来,共分九章。第一章,从空间上讲美国课堂教育的大环境,丰富的社会资源的利用使得美国处处皆课堂。第二章,主要讲述美国课堂教育的基本问题,例如,确定有效教学目标的关键要素,组织一堂好课需要的逻辑思维,以及怎样实施过程性评价等。没有这些要件,美国课堂或许就是一盘散沙,难以变为教育主体实施教育的理性的路径和目标。第三、四、五章,主要介绍美国课堂教育最基本的三大模式,即概念与知识的教学模式,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难题能力的共同研讨法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三大模式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灵活可变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与模式都深深植根于课堂实践,是很多研究者多年智慧的积淀与提升的结果,也是中国教师可以学习、效仿和借鉴应用的方法。这第一至第五章是笔者经历的美国课堂教育模式学习实践,以及这些模式在其他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各章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美国老师的课堂实录,第二部分是教学法应用。第六章,主要介绍美国学校特殊情况下的课堂教学形态,分别包括对待智力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对待天才儿童的英才教育,以及在家教育等特殊形式。第七、八、九章,主要是课堂教学内容举例,以不需要学科背景知识、人人都容易看懂听懂的母语教育为例,进一步验证美国课堂教育模式,以丰富读者对美国课堂教育不同模式的感知、理解和认识。 至于书名,为什么定名为“美国课堂教育”而不是“美国课堂教学”,主要出于以下考虑:教学是指通过具体的方法和途径,处理教学内容的具体行为,而“教育”则是外延相对宽泛的概念,它在包括“教学”这个概念内涵的同时,还包括课堂教学的理念、方式/模式及其理论,是一个可在中观乃至宏观层面理解的概念。本书所介绍的课堂组织方式和教学模式无疑可以适用于多科内容的课堂教学,它们不是个别一线教师临时的别出心裁的独创,而是研究者智慧与匠心的体现,是美国乃至西方课堂教育的圭臬,在很长时间里、很大范围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它们在搞活课堂的同时,促进了课堂学习方式的革命。 本书的宗旨在于探寻美国教育富于创造的秘诀,提供课堂学习生动活泼的例证。如果读者能够从本书中获得些许启示,笔者将倍感欣慰,这也是自己历经八年锲而不舍地完成本书的目的所在。 愿望虽美好,用心亦良苦,囿于时间紧迫,笔力笨拙,错漏难免,恳望大家批评指瑕。
王爱娣 2013年11月于深圳 目录 第一章美国处处有课堂 第一节 校园探秘,熟悉学习环境 第二节 商场寻宝,训练语言能力 第三节 记住名字,了解每个学生 第四节 走进博物馆,体验科学教育 第五节 考察民俗村,了解多元美国
第二章美国课堂教育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改变课堂思维方式 第二节 制定有效教学目标 第三节 怎样组织一堂好课 第四节 实施过程性评价
第三章美国课堂对知识与概念的教学 第一节 概念是什么? 第二节 概念获得模式教学法 第三节 概念形成模式教学法(1) 第四节 概念形成模式教学法(2) 第五节 直接教学法
第四章美国课堂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第一节 共同研讨法理论概述 第二节 共同研讨法教学过程 第三节 共同研讨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第五章美国课堂的合作学习模式 第一节 合作学习模式理论概述 第二节 拼图模式:每个人都很重要 第三节 角色扮演模式:每个人都是角色 第四节 涂鸦模式:人人建言献策 第五节 其他模式教学法 第六节 合作学习究竟改变了什么? 第七节 寓教于乐的复习课
第六章 美国基础阶段的学校教育 第一节 美国中小学的学校类型 第二节 美国学校的特殊教育 第三节 美国学校的英才教育
第七章 美国课堂阅读教学内容举例 第一节 美国语文教育追求的读写境界 第二节 一堂美国八年级的阅读课 第三节 美国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阅读方法 第四节 美国中学语文爱情婚姻题材作品的教学 第五节 中美语文教材里的《瓦尔登湖》(1) 第六节 中美语文教材里的《瓦尔登湖》(2)
第八章美国课堂写作教学内容举例 第一节美国小学生怎样写作文 第二节美国小学“迷你课堂”写作专题训练 第三节美国写作教学从娃娃抓起 第四节美国初中语文的“写作研讨”
第九章美国中小学考试与评价 第一节美国课堂教育评价概况 第二节美国中小学语文考试的特点 第三节美国高考语文试题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附录: 2012—2013年度加利福尼亚州考试与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